古诗文大全

形式:
杂剧 文言文
  • 喜怒哀乐未发

      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
  • 子产论政宽猛

      郑子产有疾。谓子大叔曰:“我死,子必为政。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,其次莫如猛。夫火烈,民望而畏之,故鲜死焉。水懦弱,民狎而玩之,则多死焉,故宽难。”疾数月而卒。

      大叔为政,不忍猛而宽。郑国多盗,取人于萑苻之泽。大叔悔之,曰:“吾早从夫子,不及此。”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,尽杀之,盗少止。

      仲尼曰:“善哉!政宽则民慢,慢则纠之以猛。猛则民残,残则施之以宽。宽以济猛;猛以济宽,政是以和。《诗》曰:‘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;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’施之以宽也。‘毋从诡随,以谨无良;式遏寇虐,惨不畏明。’纠之以猛也。‘柔远能迩,以定我王。’平之以和也。又曰:‘不竞不絿,不刚不柔,布政优优,百禄是遒。’和之至也。”

      及子产卒,仲尼闻之,出涕曰:“古之遗爱也。”

  • 曾参烹彘

      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。其母曰:“女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”妻适市来,曾子欲捕彘杀之。妻止之曰:“特与婴儿戏耳。”曾子曰:“婴儿非与戏也。婴儿非有知也,待父母而学者也,听父母之教。今子欺之,是教子欺也。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所以成教也。”遂烹彘也。
      (选自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)

  • 湛露

    湛湛露斯,匪阳不晞。厌厌夜饮,不醉无归。
    湛湛露斯,在彼丰草。厌厌夜饮,在宗载考。
    湛湛露斯,在彼杞棘。显允君子,莫不令德。
    其桐其椅,其实离离。岂弟君子,莫不令仪。

  • 我行其野

    我行其野,蔽芾其樗。昏姻之故,言就尔居。尔不我畜,复我邦家。
    我行其野,言采其蓫。昏姻之故,言就尔宿。尔不我畜,言归斯复。
    我行其野,言采其葍。不思旧姻,求尔新特。成不以富,亦祗以异。

  • 猗与那与!置我鞉鼓。
    奏鼓简简,衎我烈祖。
    汤孙奏假,绥我思成。
    鞉鼓渊渊,嘒嘒管声。
    既和且平,依我磬声。
    於赫汤孙!穆穆厥声。
    庸鼓有斁,万舞有奕。
    我有嘉客,亦不夷怿。
    自古在昔,先民有作。
    温恭朝夕,执事有恪,
    顾予烝尝,汤孙之将。

  • 民劳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。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无纵诡随,以谨无良。式遏寇虐,憯不畏明。柔远能迩,以定我王。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休。惠此中国,以为民逑。无纵诡随,以谨惛怓。式遏寇虐,无俾民忧。无弃尔劳,以为王休。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息。惠此京师,以绥四国。无纵诡随,以谨罔极。式遏寇虐,无俾作慝。敬慎威仪,以近有德。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愒。惠此中国,俾民忧泄。无纵诡随,以谨丑厉。式遏寇虐,无俾正败。戎虽小子,而式弘大。

    民亦劳止,汔可小安。惠此中国,国无有残。无纵诡随,以谨缱绻。式遏寇虐,无俾正反。王欲玉女,是用大谏。

  • 祁奚荐贤

      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。称解狐——其仇也。将立之而卒。又问焉。对曰:“午也可。”于是羊舌职死矣,晋侯曰:“孰可以代之?”对曰:“赤也可。”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,羊舌赤佐之。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。称其仇,不为谄;立其子,不为比;举其偏,不为党。《商书》曰:“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。”其祁奚之谓矣。解狐得举,祁午得位,伯华得官;建一官而三物成,能举善也。夫唯善,故能举其类。《诗》云:“惟其有之,是以似之。”祁奚有焉。

  • 青蝇

    营营青蝇,止于樊。岂弟君子,无信谗言。
    营营青蝇,止于棘。谗人罔极,交乱四国。
    营营青蝇,止于榛。谗人罔极,构我二人。

  • 巧言

    悠悠昊天,曰父母且。无罪无辜,乱如此幠。昊天已威,予慎无罪。昊天大幠,予慎无辜。

    乱之初生,僭始既涵。乱之又生,君子信谗。君子如怒,乱庶遄沮。君子如祉,乱庶遄已。

    君子屡盟,乱是用长。君子信盗,乱是用暴。盗言孔甘,乱是用餤。匪其止共,维王之邛。

    奕奕寝庙,君子作之。秩秩大猷,圣人莫之。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跃跃毚兔,遇犬获之。

    荏染柔木,君子树之。往来行言,心焉数之。蛇蛇硕言,出自口矣。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

    彼何人斯?居河之麋。无拳无勇,职为乱阶。既微且尰,尔勇伊何?为犹将多,尔居徒几何?

  • 殷武

    挞彼殷武,奋伐荆楚。深入其阻,裒荆之旅。有截其所,汤孙之绪。
    维女荆楚,居国南乡。昔有成汤,自彼氐羌,莫敢不来享,莫敢不来王。曰商是常。
    天命多辟,设都于禹之绩。岁事来辟,勿予祸适,稼穑匪解。
    天命降监,下民有严。不僭不滥,不敢怠遑。命于下国,封建厥福。
    商邑翼翼,四方之极。赫赫厥声,濯濯厥灵。寿考且宁,以保我后生。
    陟彼景山,松柏丸丸。是断是迁,方斫是虔。松桷有梴,旅楹有闲,寝成孔安。

  • 巷伯

    萋兮斐兮,成是贝锦。彼谮人者,亦已大甚!
    哆兮侈兮,成是南箕。彼谮人者,谁适与谋。
    缉缉翩翩,谋欲谮人。慎尔言也,谓尔不信。
    捷捷幡幡,谋欲谮言。岂不尔受?既其女迁。
    骄人好好,劳人草草。苍天苍天,视彼骄人,矜此劳人。
    彼谮人者,谁适与谋?取彼谮人,投畀豺虎。豺虎不食,投畀有北。有北不受,投畀有昊!
    杨园之道,猗于亩丘。寺人孟子,作为此诗。凡百君子,敬而听之。

  • 蓼萧

    蓼彼萧斯,零露湑兮。既见君子,我心写兮。燕笑语兮,是以有誉处兮。
    蓼彼萧斯,零露瀼瀼。既见君子,为龙为光。其德不爽,寿考不忘。
    蓼彼萧斯,零露泥泥。既见君子,孔燕岂弟。宜兄宜弟,令德寿岂。
    蓼彼萧斯,零露浓浓。既见君子,鞗革忡忡。和鸾雍雍,万福攸同。

  • 芄兰

    芄兰之支,童子佩觿。虽则佩觿,能不我知。容兮遂兮,垂带悸兮。
    芄兰之叶,童子佩韘。虽则佩韘,能不我甲。容兮遂兮,垂带悸兮。

  • 伐柯

    伐柯如何?匪斧不克。取妻如何?匪媒不得。
    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。我觏之子,笾豆有践。

  • 墨子·兼爱中

      子墨子言曰: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,必兴天下之利,除去天下之害,以此为事者也。”然则天下之利何也?天下之害何也?子墨子言曰:“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,家之与家之相篡,人之与人之相贼,君臣不惠忠,父子不慈孝,兄弟不和调,此则天下之害也。”

     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?以不相爱生邪?子墨子言:“以不相爱生。今诸侯独知爱其国,不爱人之国,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。今家主独知爱其家,而不爱人之家,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。今人独知爱其身,不爱人之身,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。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,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,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,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,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,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。天下之人皆不相爱,强必执弱,富必侮贫,贵必敖贱,诈必欺愚。凡天下祸篡怨恨,其所以起者,以不相爱生也,是以仁者非之。”

      既以非之,何以易之?子墨子言曰:“以兼相爱、交相利之法易之。”然则兼相爱、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?子墨子言:“视人之国若视其国,视人之家若视其家,视人之身若视其身。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,家主相爱则不相篡,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,君臣相爱则惠忠,父子相爱则慈孝,兄弟相爱则和调。天下之人皆相爱,强不执弱,众不劫寡,富不侮贫,贵不敖贱,诈不欺愚。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,以相爱生也,是以仁者誉之。”

     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:“然,乃若兼则善矣。虽然,天下之难物于故也。”子墨子言曰:“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、辩其故也。今若夫攻城野战、杀身为名,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,苟君说之,则士众能为之。况于兼相爱、交相利,则与此异!夫爱人者,人必从而爱之;利人者,人必从而利之;恶人者,人必从而恶之;害人者,人必从而害之。此何难之有?特上弗以为政、士不以为行故也。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,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,韦以带剑,练帛之冠,入以见于君,出以践于朝。是其故何也?君说之,故臣为之也。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,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,胁息然后带,扶墙然后起。比期年,朝有黧黑之色。是其故何也?君说之,故臣能之也。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,教驯其臣,私令人焚舟失火,试其士曰:‘越国之宝尽在此!’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。士闻鼓音,破碎乱行,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,越王击金而退之。”是故子墨子言曰:“今天下之士君子,忠实欲天下之富,而恶其贫;欲天下之治,而恶其乱,当兼相爱、交相利。此圣王之法,天下之治道也,不可不务为也。”

  • 隰有苌楚

    隰有苌楚,猗傩其枝,夭之沃沃,乐子之无知。
    隰有苌楚,猗傩其华,夭之沃沃。乐子之无家。
    隰有苌楚,猗傩其实,夭之沃沃。乐子之无室。

  • 宛丘

    子之汤兮,宛丘之上兮。洵有情兮,而无望兮。
    坎其击鼓,宛丘之下。无冬无夏,值其鹭羽。
    坎其击缶,宛丘之道。无冬无夏,值其鹭翿。

  • 扬之水

    扬之水,不流束薪。彼其之子,不与我戍申。怀哉怀哉,曷月予还归哉?
    扬之水,不流束楚。彼其之子,不与我戍甫。怀哉怀哉,曷月予还归哉?
    扬之水,不流束蒲。彼其之子,不与我戍许。怀哉怀哉,曷月予还归哉?

  • 南山

    南山崔崔,雄狐绥绥。鲁道有荡,齐子由归。既曰归止,曷又怀止?
    葛屦五两,冠緌双止。鲁道有荡,齐子庸止。既曰庸止,曷又从止?
    蓺麻如之何?衡从其亩。取妻如之何?必告父母。既曰告止,曷又鞫止?
    析薪如之何?匪斧不克。取妻如之何?匪媒不得。既曰得止,曷又极止?